目錄

施與受

最近看了《給予的力量》這本書,加上近期的生活經歷,有些感觸想要轉化成文字記錄下來,遂成此文。

《給予的力量》重點整理

在《給予的力量》這本書中提出了「五大超級成功法則」:

  1. 價值法則:你真正的價值決定於你所能給予的價值,而不是你所獲取的報酬。

    一家很棒很成功的餐廳會努力挑起想像力,會提供超出該價格的食物與服務。換句話說,要超出人們的預期,他們才會多付錢。所以第一個問題應該先問自己「你是否提供了服務?是否有附加價值?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才可以繼續問「賺不賺錢?」

    但重點不在於他們會多付錢,而是在於你是否能充滿熱情的給予。只是當你這麼做的時候。就會開始出現很有賺頭的事。


  1. 報酬法則:你的收入決定於你替多少人服務,以及服務的滿意度。

    第 1 條法則決定你的價值,是你成功的潛力,但真正決定可以賺多少的是第 2 條法則。

    那些從事崇高神聖的工作的人,比方說教師、牧師,從未得到應有的高額報酬,但明星、運動員和企業高層等人卻可以賺到大筆的財富,這是因為如果想要更加成功,就要尋求方法去服務更多的人。這也代表你能賺多少錢其實是沒有限制的,因為你總是可以找到更多服務的對象,報酬的標準純粹由你決定。


  1. 影響法則:你的影響力決定於是否充分將別人的利益擺在第一。

    真正的關係網路,指的是認識你、喜歡你、相信你的人所組成的網路。他們可能從來不曾跟你買過東西,但是心底總會想到你,只因為你關心他們。這些人樂於看到你的成功,他們是一批專屬於你個人的工作使者,經過他們轉介而到手的案子,會多到讓你措手不及。

    要能建立這樣的網路,就別計算得失。當你的關係建立在「誰欠誰什麼東西」時,這就不是朋友,而是債權人的關係。你要贏得的不是利益,而是那個人本身,替對方著想,顧他的利益,顧他的背後,追求他所需要的。不要管雙贏,不需要兩人都拿到相同的利益,一半一半的主張必輸。唯一能夠致勝的主張是百分之百,把重點集中於對方的成功,你反而能獲得更大的利益。

    大部分的人認為金錢、地位和成就會帶來影響力,但實際上「將別人的利益擺在第一」才會帶來影響力,而影響力才會帶來金錢、地位和成就。


  1. 真實法則:你必須拿出最有價值的禮物,那就是你自己。

    「真實」的價值是所有曾經被發現,或將來會出現的成交技巧的幾萬倍,它是所有人際關係技巧的核心。只要你想成為別人,或是裝出別人教你的那套動作或行為,就不可能真正接觸到人。你必須給別人的最有價值的東西,就是你自己。無論你認為你賣的是什麼東西,你真正提供的是你的人。


  1. 接受法則:有效地給予關鍵在於保持樂意收受。

    俗話說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但這句話被誤解了,它並不是要求你一味給予,並以接受回報為恥。人類天生就有樂於接受、渴望接受的特質,施而不受是愚蠢且傲慢的,如果你不去接受別人的回饋,等於拒絕了別人給予的權利,阻斷了循環。

    所以成功的秘訣就是施與受。施不會比受更有福,受也只是施的自然結果。受的秘訣就是施,施的秘訣就是開放自己樂於接受。


自我省思

讀完這本書的當下,我收穫最多的倒不是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銷售員、成功的企業家,更多的是對於自身人際關係的反思

一直以來我的處世態度可以說是「事不關己,己不關心」,只要不是自己的議題,我就幾乎從不會撥出任何心力去參與,舉凡替他人慶生、關心同學等等,就連教同學功課有時都嫌浪費時間。這種想法固然有其道理,畢竟每個人的時間就是這麼多,自己的事情都處理不好了,哪有時間管別人呢?

但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從來沒有非常認真的去對待任何一份情感,無論是親情、友情或愛情都是。到目前為止,我的這些情感都只建立在「避免孤獨、害怕孤獨」的基礎上:親情上彷彿只是怕缺乏經濟支持,沒錢生活;友情上只是不想總是孤零零的吃午餐;愛情上更不用談,經驗幾乎為零,若要說有,也只是種想要體驗的心態在作祟而已。

我從來沒有可以推心置腹、傾訴內心的真朋友,說實在我也從未想要認真經營,每個人都只是我在校園生活中的一抹浮雲,一介過客,陪我無聊的時候吃個飯、打屁聊天而已。我不曾主動幫別人慶生過,總是覺得好麻煩,每年卻又總是矛盾且不切實際地期待著有人會幫自己慶生。說實在,給別人一點關心可能也不是真的需要花多少時間,說白了我就只是「懶」,就只是在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已。

我開始把我從前的一段段經歷代入書中思考,發現我可以說是從頭到尾都違背這本書的理念,與每一條法則幾乎都背道而馳:

  1. 違背價值法則:我吝嗇於提供其他人價值,只在乎自己能有什麼好處
  2. 違背報酬法則:我盡力減少替他人服務的時間,只願意花在自己身上
  3. 違背影響法則:我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,而不是他人的利益
  4. 違背真實法則:我總是把真心話藏在心裡,沒有推心置腹的真朋友
  5. 違背接受法則:倒是可能沒這個問題,因為別人的回饋幾乎就不存在:)

看著看著,突然覺得自己挺活該的,突然覺得自己能活到現在十分不可思議。我自己都不肯投入情感,不肯認真經營關係的話,又怎麼能期待能與他人有更深刻的連結呢?

我開始明白自己必須給予,必須持續地給予。我要能毫無保留的為愛我之人、我所愛之人提供關懷,毫不吝嗇的撥出這份自由,去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得到最完美的幸福,這才是自由的真諦。

這或許就是給予的力量。我必須從給予開始,打開施與受的循環,只有給予才能獲得。

或許就從這個部落格開始。